你帮过的人不一定帮你,帮过你的人很可能会再帮你

心理学上有一个理论叫做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,应该译为「认知失调理论」。

%title插图%num

理论是这么说:当你持有两种对立矛盾的认知时,你会因为这种不一致而产生紧张的不适感,同时会通过改变其中一种认知的方法来消除这种不适感,并且你会选择改变相对容易改变的那一种认知。更多例子贴在最后,选择性阅读吧。先讲正题。

我们来把这个理论应用到题主所说的这个例子。如果有一个人曾经帮助过你,那他内心已经产生了这样一个认知:“我喜欢帮助别人,我就是这样一个人”或“我很喜欢被我帮助的人,所以我帮助他”。在他的内心他已经建立好了这么一个形象,一个非常稳定的心理认知,那么接下来他的行为会符合他的认知。如果不符合,他会有强烈的不适感,他会调整他的行为或认知。

这里要再次强调,问题写得不好,帮过你的人不是「一定」会再帮你的,这方面,认知失调理论也有涵盖。刚才说了当一个人的两种认知/行为有矛盾,他会对其中一种做出调整,但是他会改变两种认知中相对容易改变的一种,所以并不能说他100%会再次帮助你,还是要看他已成的“我是一个会帮助你的人”的观念有多坚固,还有帮助你有多困难。

尽管如此,我还是会说,平均来看,帮助过你的人会比你帮助过的人更有可能这次来帮你。因为被你帮助过的人帮助你的理由来自外部:「你有恩于我」,而帮助过你的人帮助你的理由来自内部:「我喜欢你」或「我喜欢帮助人」。内部理由强于外部理由。想象一下,一个人对明星演唱会兴趣缺缺,拿了别人送的票去,另一个人是该明星的忠实粉丝,掏了上千元去演唱会,哪个会更high更享受更开心?

来源:知乎@纸比尔

版权声明:
作者:多牛
链接:https://www.duoniu.cn/1720.html
来源:多牛网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< <上一篇
下一篇>>